《灯光》导学案宜城市板桥店镇荩忱中学周忠斌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读记记“战地、突击、歼灭、陷入、憧憬、阻击、点燃、性命、焦急”等词语。3、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4、从郝副营长在激战前的神情和谈话中,理解先烈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从郝副营长在战斗中舍身为后续部队引路的壮举,理解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方法:圈画品读法:1、找出相关句子;2、抓住重点词句品析体会;3、有感情地朗读。教学步骤:一、导:1、导课: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学习了第10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了解到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者和早期优秀领导者之一的李大钊同志对革命高度负责和无限忠诚,最后被军阀张作霖杀害。他是为革命和人民的利益而死的,因此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而我们现在所要学习的《灯光》一课里,一位著名的战斗英雄,年仅22岁的小伙子却是为了我们今天看来再普通平常不过的物件——灯光而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值吗?2、导目标;3、导学法。(注:第2、3项请同学们齐读“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二、学:1、测:抽查检测预习情况。(1)点名认读下列词语,注意读准加点字词的读音:战地突击歼(jiān)灭划(huá)着陷入憧憬(chóngjǐng)阻击焦急千钧(jūn)一发点燃性命璀璨(cuǐcàn)(2)点名口头解释下列词语:豫皖苏:豫,河南省的简称。皖,安徽省的简称。苏,江苏省的简称。歼灭:消灭。憧憬:向往。黑魆魆(xūxū):形容黑暗。千钧一发:钧,古代重量单位,一钧等于30斤。千钧一发指千钧的重量系在一根头发上,比喻极其危险。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夺目。本课指天安门广场灯光耀眼。华灯:雕饰华美或光华灿烂的灯。2、自学、互学、帮学,完成下列任务:(3)理清课文叙述顺序:①课文采取了什么样的叙述方法?哪些地方是写现在,哪些地方是写往事的?答:倒叙。课文第1、2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的是现在,其余写的都是往事。②回忆往事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其中详写的是哪一部分?答:是按照“战斗前—战斗中—战斗后”的时间顺序来写的,详写的是战斗前。③请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明确:课文写了一位年轻的著名战斗英雄郝副营长为了让孩子们将来能够在电灯下幸福地学习生活而英勇献身的事。(4)运用圈画法阅读课文有关内容。①用直线画出课文中描写“灯光”的句子,用小圆圈或小三角标注出你认为重要的词语或短语,然后简析品读一下。a、明确:描写“灯光”的句子如第1段里的“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周围的宏伟建筑使人心头感到光明,感到温暖。”第4段里的“书上有一幅插图,画的是一盏吊着的电灯,一个孩子正在灯下聚精会神地读书。他注视着那幅图,默默地沉思着。”第7段里的“他又划着一根火柴,点燃了烟,又望了一眼图画,深情地说:‘赶明儿胜利了,咱们也能用上电灯,让孩子们都在那样亮的灯光底下学习,该多好啊!’”第11段里的“这位年轻的战友不惜自己的性命,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电灯底下学习,他自己却没有来得及见一见电灯。”和第12段里的“在天安门前璀璨的华灯下,我又想起这位亲爱的战友来。”等处。b、重要词语有:“静静地”“宏伟”“光明”“温暖”等,让人感受到和平年代生活的幸福和美好;“注视着”“默默地”“沉思”等,可以看出郝副营长专注和羡慕的神情;“又望了一眼”“深情”“望着”“完全陷入”“憧憬”等,他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年轻的战友”“没有来得及”,充满了对年仅22岁就在战斗中牺牲的郝副营长的痛惜之情;“璀璨的华灯”“亲爱的战友”,是对烈士牺牲精神的礼赞,是对烈士寄托的哀思,是对今人的殷切期望。c、点名个人读、全班齐读等,品析体会。②用波浪线画出“多好啊!”这句话,然后完成“课前导读语”里的问题。明确:第一次说这话的人是在欣赏这美丽的景色时发出的由衷的赞叹。正是这一声赞叹,引起了作者对往事的回忆。第二次说这话的是郝副营长。战争时期,条件极其艰苦,很多人没有见过电灯,郝副营长也没有见到过,他对图上的孩子能在灯光下看书深感羡慕。第三次说这话的仍然是郝副营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