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兼顾效率和公平》教学设计【课标三维定向】1、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识效率的含义、公平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2)理解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含义,解释为什么坚持效率优先。(3)结合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收入分配差距的具体事例,解释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辨证的认识和对待生活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如公平、效率的矛盾,使学生学会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问题。(2)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看问题,正确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收入差距,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政策既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又能保证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教学重点】1、效率与公平的含义2、如何兼顾效率与公平【教学难点】1、效率与公平的含义2、效率与公平的辨证关系【教学方法】根据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教法:情境教学法,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讲授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歌曲《和谐乐章》师:宋祖英这首《和谐乐章》给我们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画卷,中华大地呈现出一派和谐繁荣的景象。和谐是我国社会的时代主题,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社会理想,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兼顾效率和公平”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讲授新课:兼顾效率和公平第一目:效率情景:改革之前,李家庄实行“大锅饭”式的记工分的分配方式,村民收入没多大差别,但普遍处于贫困状态。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后,村民收入普遍提高,同时拉大了收入差距。退伍军人大李除种好自家承包地外,还承包鱼塘,建起养鸡场,年收入达十几万元。他家建起了楼房,买了汽车,还坐飞机出国旅游。与大李同龄的老吴,情况就不同了。老吴患病花无了不少医药费。全家靠几亩承包地,只能解决温饱。探究一:试试从材料中找找大李致富的原因有哪些?(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极大地调动了人们靠劳动和经营致富的热情,大李的迅速致富就是在这种收入分配机制激励下的结果;大李自身的勤劳、聪明,合理的利用多种资源)过渡:那老吴还仍然处于贫困的原因又有哪些呢?(自身的条件、能力、水平)师: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不论是大李的富裕还是老吴的贫困,两者的共同点都在于是否合理的充分的利用了资源,这也就是我们经济学中说到的效率问题。师:效率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请同学们翻开书本P65,迅速地把课文第一、二段阅读一遍。(结论一)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较,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师:我们用一个公式来表示:效率=产出/投入,从这个公式来看,效率与两者是成怎样的比例关系的呢?(效率与产出成正比,与投入成反比,要使效率提高,就需要用尽可能少的投入而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因此,效率的实质就是指: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师:关于效率重要的说法你们知道有哪些吗?(学生回答)那么影响效率的因素又有哪些呢?(大家可以一边看课本一边交流一下)探究二:学生解读P65漫画:分配不公企业破产,探讨漫画中破产原因(因素有多种:时间利用、人财物力的发挥、收入分配)通过同学们的解读分析我们可以看到:2、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的提高有重要的影响师:从刚才的探讨中,我们可以看到,效率在经济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对个人而言,它是个人发家致富的重要手段,像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大李,对社会而言,它是合理利用有限资源,增加社会财富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在当前我国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人均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情况下,通过合理地利用资源从而提高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结论二)效率优先是非常重要的!探究三:但就目前社会现实来说,效率能否解决一切问题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幅图片,交流一下你们看到这些图片的感受和认识。如果分配方式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就会提高效率,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