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留守儿童之家”管理者心理健康教育省级培训小课题研究(案例研修)计划姓名江家樑学校(盖章)班次时间合肥师范学院印制二〇一二年二月课题(案例)名称解决留守儿童的“亲情饥渴”研究组成员各班班主任课题(案例)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目前我国有近 2 亿多农民离开农村,涌入城市。农村家庭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变革,由此带来的庞大留守儿童群体(这个群体的人数还在不断扩大)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关注与重视。在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解决好农民工的子女入学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更把留守儿童的解决问题摆在了国家未来发展的战略要求上。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是当前农村学校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些孩子的教育与引导是当前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留守儿童通常被父母托付给他人在家乡读书,从而生活在一个新的“家庭”环境。他们大多由祖辈、亲友或自己监护,致使他们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冲突,使得一部分留守儿童心理上出现不良的状况并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众多的不良状况中,他们的亲情感缺失是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情况。这部分儿童,普遍存在内心敏感,特别渴望从他人获得关心,甚至会有意做出一些特别的事情以引起人们的注意,达到接近他人的目的。于是,在学校中出现的各种令老师头痛的情况——学习不踏实、没有生活目标、 无计划花钱、撒谎、自我意识较重、不服从管教、暴力倾向明显等。课题(案例)研究的主要内容在立足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沟通与交往等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深入了解他们急需学校给予解决的问题,力争把各种不良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贵在用真诚、责任去化解他们心中所有的困惑与烦忧。怎样才能打开他们紧锁的心门,这要社会、家庭、学校共同铸造一把有力的钥匙。从多方面,各角度寻找亲情的联系途径,尽最大努力让留守儿童在学校这个有限的空间中得到最大的开拓与延伸。课题(案例)研究的步骤与方法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深入细致的走访,利用家长座谈、家校联谊会、师生情感交流等方式掌握第一手资料,根据情况有针对性的逐一落实。1,了解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情况2,掌握其经济的支配与缺失程度3,建立留守儿童亲情沟通记录档案4,利用多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做不少于3 次(了解、反馈、实施)家长与留守儿童“爱的碰碰车”活动。课题(案例)研究的预期结论(结果)通过此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切实心理,知道在他们心中什么是最令其珍爱与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