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集体备课课题: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教材分析]今天我们集体备课的内容是鲁科版必修二第二章第2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第一节内容《化学键和化学反应》主要讨论了化学反应的两大特征,物质变化及能量的变化。本节则是从另一个角度研究化学反应,探讨面对具体的化学反应要考虑的两个基本问题: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反应限度的影响同时也是为选修模块中化学反应方向、化学反应快慢和限度的理性分析做好接口因此本节教学不能求深,让学生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归纳得到一些简单结论,并在探究过程中感受到化学反应的可控性,从而意识到学习化学对利用化学反应为人类服务的重要意义,为第三节内容以及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做好铺垫。本节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日常生活中学生熟悉的大量化学现象入手,引出反应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又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这部分内容是后面学习化学反应限度概念的基础。第二部分:在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进行实验探究和总结后,提出新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进行的很完全呢,让学生发现化学反应限度问题,经过对该问题的再认识,逐步形成了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并总结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具备对化学反应快慢的一般印象,(即感性认识)如反应中气泡冒出快慢,颜色变化快慢,产生浑浊快慢,固体减少快慢,温度变化快慢,因此,对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的理解和简单的计算的学习不会感觉到困难,而对于化学反应的限度即化学平衡这样抽象的概念的建立理解起来是有困难的,尤其是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以及判断方法,图像分析与处理,以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等对学生的思维是有较高要求的.因此学生在学习中应集中注意力,采用自主、合作,实验探究等学习方式提高自己观察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提供视频、实验等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初步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2、使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认识化学反应的进行是有一定限度的,化学平衡是相对的。了解化学平衡的标志及平衡移动3、通过“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联想·质疑”、“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通过课本的学生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2、通过“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通过对化工生产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勤奋好学的学习热情[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以及简单计算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3.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教学难点]:1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2控制变量法在探究实验中的具体应用[学法]:分析类比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课时安排]四----五课时[教学设计]《化学反应的快慢》【引课】在化学世界中,化学反应成千上万,纷繁复杂。下面分析以下化学现象,比较这几个反应所经历时间的长短:烟花的燃放,爆炸,溶洞的形成,煤,石油的形成,铁生锈,烟花的燃放和爆炸进行的非常快,在数秒钟内就完成了;而铁的生锈相对较慢,在数月或数年内完成;而溶洞的形成,煤,石油的形成最慢,需要上百年或者上万年才能够完成。2【过渡】由此可以看出,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是千差万别的,但“快”与“慢”只是相对而言,在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需要用一个统一的定量标准来衡量或比较。那么,与物理学中用“速度”表示来物体运动的快慢相类似,化学反应过程中进行的快慢则用“化学反应速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