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初三化学作业19—20131203化学作业19—6.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013.12.03姓名班级一、填空△1.二氧化碳的性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⑴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⑵密度比空气大;⑶能溶于水;⑷CO2固体叫“干冰”。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⑴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⑵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⑶CO2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化学方程式CO2+H2O=H2CO3;加热后,红色液体又变成紫色化学方程式H2CO3=CO2↑+H2O;⑷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化学方程式CO2+Ca(OH)2===CaCO3↓+H2O;⑸二氧化碳能与炽热的碳反应:C+CO2=2CO。注意:①CO2能溶于水,又能与水反应,前者是物理性质,后者是化学性质。②证明空气中有CO2,呼出的气体中有CO2的方法:把澄清石灰水露置空气中,形成白膜或向石灰水中呼气后变浑浊。△2.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二氧化碳的用途:⑴灭火(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⑵作致冷剂;⑶人工降雨(干冰“升华”吸热);⑷作温室肥料(光合作用的原料);⑸制碳酸饮料(能溶于水)等。二氧化碳本身无毒,超量有害。减少危害的方法:进入进窖前应做火把试验。控制温室效应的措施:⑴减少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石燃料的使用;⑵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清洁能源;⑶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3.一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物理性质:CO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小。(实验室制取CO只能用排水法收集)。CO的化学性质:⑴可燃性:CO燃烧时火焰呈蓝色,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2=2CO2,要注意点燃前必须验纯。⑵CO还具有还原性;可与CuO、Fe2O3等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CO+CuO=CO2+Cu②3CO+Fe2O3=3CO2+2Fe。②⑶毒性:CO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失去运输氧气的能力,使人因缺氧而中毒。第1页(共4页)△高温点燃△高温北大附中初三化学作业19—20131203注意:①CO还原氧化铜时,先通CO,后加热;目的是:防止CO遇空气发生爆炸。实验完毕,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目的是:防止澄清石灰水倒吸,防止生成的铜被再次氧化。②需对尾气处理,方法是点燃尾气(或用气球收集)。4.右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后回答:⑴自然界CO2的来源途径有动植物呼吸作用(任写一点);⑵任何物质都有两面性,CO2对人类的正面影响是促进植物光合作用等,不利影响有全球气候变暖(任写一点);⑶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消耗CO2的方式或途径多植树造林。5.请回忆你曾观察、学习过的一组实验。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分别按下图进行实验。请根据图示进行思考并回答下表中的问题:(I)(II)(III)(IV)现象紫色纸花变红紫色纸花不变色紫色纸花不变色紫色纸花变红分析①验(III)验证了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紫色纸花变红:实验(Ⅳ)验证了水和二氧化碳共同作用使紫色石蕊变红(或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②过实验(I)、(Ⅳ),可验证酸的一条化学性质是酸能使紫色石蕊纸花变红。:③验(Ⅳ)结束后,将纸花用酒精灯小心加热烘烤后纸花又变紫,说明第2页(共4页)北大附中初三化学作业19—20131203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6.(1)CO2有广泛的用途。工业上可用CO2生产小苏打(NaHCO3):一定条件下,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NH3)和CO2,即可析出碳酸氢钠固体,此时溶液变浑浊;过滤,滤液中含有氯化铵。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提示:方程式配平后,物质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燃烧产生大量CO2。大气中CO2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①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完成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式是CH4+2O2点燃CO2+2H2O;;③算1gCH4完全燃烧产生CO2的质量m(精确到0.01g)2.75g;④下表数据分析,与煤相比,用天然气做燃料的优点是燃烧相同质量的天然气和煤,天然气放出的热量多、产生的CO2少。1g物质完全燃烧产生CO2的质量1g物质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CH4m56KJC3.67g32KJ7.CO是一种无色、无味、有毒的可燃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