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牙列拥挤—矫治原则及决定正畸拔牙的因素主讲人:付娟2恒牙列期:拥挤度=牙弓应有长度-牙弓现有长度(必需间隙-可用间隙)常用方法:铜丝法和分规分段测量法。替牙列:使用Moyers预测法牙列拥挤度的确定3轻度拥挤(Ⅰ度):牙弓中存在2-4mm的拥挤。中度拥挤(Ⅱ度):4mm<拥挤度≤8mm。重度拥挤(Ⅲ度):拥挤度>8mm。牙列拥挤度的分度4牙列拥挤总的矫治原则应用正畸手段减少牙量或(及)增加骨量,使牙量与骨量趋于协调,同时兼顾牙、颌、面三者之间的协调性、稳定性及颜面美观。5解除1mm的拥挤需要1mm的牙弓间隙,拥挤度越大,拔牙的可能性越大。决定正畸拔牙的因素除了牙弓拥挤度,还应考虑7个因素:决定正畸拔牙的因素6(1)牙弓突度:切牙切缘每向舌侧移动1mm,需要2mm牙弓间隙。(2)Spee曲线高度:每整平1mmSpee曲线,需要1mm牙弓间隙。(3)支抗磨牙的前移:前移占据的拔牙间隙强支抗不超过1/4,中度支抗不超过1/2,弱支抗至少为1/2。决定正畸拔牙的因素7(4)垂直骨面型:面部垂直方向发育以下颌平面的陡度来区分。1)正常垂直骨面型。2)“高角”病例。3)“低角”病例。正常型高角型低角型决定正畸拔牙的因素8正常型高角型低角型高角病例拔牙标准可适当放宽,低角病例拔牙要从严掌握。高角病例易拔除靠后的牙齿有利于前牙开(牙合)的控制。低角病例易拔除靠前的牙齿,有利于关闭拔牙间隙及打开咬合。决定正畸拔牙的因素9(5)矢状骨面型①Ⅰ型骨面型:如需要拔牙,通常是上下牙弓对称性拔除。②Ⅱ型骨面型:下切牙可适当唇倾,下颌拔牙应慎重或靠后拔除。③Ⅲ型骨面型:上切牙可适当唇倾,上颌拔牙应慎重或靠后拔除。决定正畸拔牙的因素10(6)面部软组织侧貌:在确定是否拔牙矫治时,不能忽视对软组织侧貌,特别是鼻-唇-颏关系的分析与评价。(7)生长发育决定正畸拔牙的因素11牙列拥挤—矫治原则及决定正畸拔牙的因素谢谢观看THANKS主讲人:付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