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发重庆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校属各教学单位: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规范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结合具体实际,制定了《重庆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组织学习并遵照执行。二○○八年一月二十日1重庆师范大学全日制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施办法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学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的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对各专业培养方案实施成效的全面检验,更是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为保证我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确保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加强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特制定本实施办法。一、指导思想树立面向21世纪的教育质量观,认真贯彻理论与实践、教育与科研、教育与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重视和加强对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综合训练,重视和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重视和加强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建立健全各级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稳步提高我校学生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二、组织机构学校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实行学校、学院、教研室(教学部)三级管理模式。学校教务处负责全校毕业论文(设计)的宏观管理工作,包括制定管理办法与规章制度、过程监控和评优推荐等。学院、教研室(教学部)负责本单位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的组织实施、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和总结等。具体组织及工作职责见附件1。二、工作程序和基本要求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时间安排在第七学期至第八学期,毕业论文(设计)须按选题、开题报告、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结题验收、评阅、答辩、综合评分和总结推优等程序进行。1.选题:选题的基本原则:一是符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毕业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要求,有利于巩固、深化和扩展学生所学知识2二是尽量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生产和科学研究实际三是尽量体现实用性和先进性,能够结合教师教学科研,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四是尽可能结合我校学生特点及学生择业、就业的实际情况,突出我校的人才培养特色和就业区域性特征,选题切勿过空过大;五是选题要不断更新,各专业每年的题目更新率应大于50%,必须做到“一人一题”,若确是同一题目而切入角度不同,需使用副标题予以区别。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指导小组应组织各专业教研室全体教师讨论并审议,确定该届学生毕业论文(设计)参考选题目录,选题目录必须结合学生所学专业或相近专业实际选题,原则上不允许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题。选题工作在第七学期期末前完成。2.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是学生在选定题目以后,通过认真查阅文献和收集资料,明确该选题的研究现状,确定研究方向与内容、理清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拟定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方案和日程的过程,撰写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阶段。开题报告在第八学期开学后两周内完成。3.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根据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拟定的写作方案和日程安排,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在学生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指导教师须保证对学生的指导时间,原则上指导次数不少于3次,及时、系统地指导学生进行论文写作和设计,认真做好指导过程记录,应着重指导、督促学生完成任务,着重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应自觉锻炼和培养独立工作能力,主动加强与指导教师的沟通。4.结题验收:毕业论文(设计)的结题是指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论文(设计)后,由指导教师进行审阅的检查验收环节。在毕业论文(设计)结题时,指导教师须认真细致地检查学生完成的毕业论文(设计)及全部文档资料,并综合学生的学习态度、专业技术能力和论文(设计)的水平如实给出评语和成绩。凡未经指导教师结题验收、或结题验收不合格的学生,其毕业论文(设计)不能送交评阅教师评阅,毕业论文(设计)总成绩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