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中期报告一、课题的提出小班化教育是以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模式,是个性化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被称为“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2014年,我校有幸成为胶州市小班化教学实验校之一。推行“小班化教育”实验,是我校教育发展的必然,为我校实施素质教育创造了一个崭新而又广阔的空间。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我校课题实验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对“小班化教育”进行了初步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二、课题的研究内容我校的研究课题是“关于小班化教学的实践瑟研究”。为使研究有序地开展,我们将课题分解为四个子课题,包括:小班化教学在语文学科的研究,小班化教学在数学学科的研究,小班化教学在艺术学科的研究,小班化教学在德育教育的研究。三、研究的目标1、实现学生快乐地学、自主地学、个性地学,让每个孩子在小班化的环境中幸福成长,成为追求美的人。2、探索出小班化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组织形式以及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促进教师观念与教学行为的变化,让每一位教师在小班化教育教学实践中获得成功,成为追求美的人。3、提升学校办学理念,促进办学特色的形成,将正北小学建设成为一所独具魅力的小班化学校。“以小班化教学为载体,实施康乐教育”是我们所追求的办学目标。三、课题研究方法1、课题组定期开展培训活动。采用集中学习、专题讲座与研讨相结合;看光碟、看录像与研讨相结合;骨干带动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展示课、研究课、汇报课)等相结合;实践与论文、案例交流相结合。除了集中培训外,我们还要求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的子课题进行自学,完成学校规定的五个一,每学期自学内容不少于3000字(记在统一印制的科研理论学习笔记上),从而提高实验教师的理论水平。2、实验教师定期讨论。课题组决定在每周的校本教研中穿插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并将其作为本年度我校的教研重点,间周进行课题研讨活动。在研讨会上教师们互相交流课题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商议解决的办法,总结研究成果,形成文字。每月进行研究课题的课例展示,由参研教师上课题展示课,全体教师进行评课、交流,找出课题研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集体研讨解决。在课题研讨会上,我校的课题组实验教师苟秀会、郭一洁、徐巧等分别上了语文、数学等学科的课题实践课,通过实验教师上课、说课、评课,研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商议解决问题的可行办法,集思广益,课堂效果非常理想。3、开展活动,精选策略。在一次全体实验教师汇报课活动中,我们惊喜地发现教师在教学中精心选择教学策略会使小班化教学精致化、优质化。如:苟秀会老师执教的语文课《》、4、及时记录,定期总结。我们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坚持写实验研究记录,组织教师以“关于小班化教学策略之我见”为主题进行座谈。实验教师结合自己的课题就“多元评价”“小组合作”等方面教学策略各抒己见。邹清元老师提出的小组学习中分层与合作策略中的循环式合作、交叉式合作、随机式合作、互助式合作。苟秀会老师提出从教学内容、习题设计、作业设计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的策略,得到了实验教师的一致好评。五、课题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1.通过农村小班化教学策略的实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兴趣普遍增强。不但给学生创设了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而且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时间、场所和机会,避免了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后无所事事,同时,所有学生都体验到学有所成,增强了学习信心。2.通过研究课堂效率得到提高,师生关系得到优化。教师事先针对各层学生设计了不同的教学目标与练习,使得处于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摘到桃子”获得成功的喜悦,极大地优化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从而提高了师生合作交流的效率。3.通过研究加快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提升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实验教师教育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教育观念的改变又促进了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改变。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让学生有机会尽情发挥自己的水平,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和与同学的互相学习中展现出一个最好的自我。六、课题研究中发现的问题经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