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校:合肥八中班级:高一(8)班研究人员:张凤仪、孙伊晨、王月婵、田甜、李用钰指导教师:聂小琴当今社会的环境问题不容乐观,生活垃圾的污染防范措施未见改善、今天让我们对生活垃圾的污染与处理做一番研究,对生活与环境的联系能有一个更好的认识。活动主题的提出:一、内容摘要:在我国,从整体上看,虽然各小区、街道都分设很多分类垃圾的回收箱,也有一些社区设立了过期药品回收网点,但是在有些地方我们仍可见生活垃圾的“肆意定居”,垃圾分类回收箱亦是形同虚设,垃圾分类回收只是一个形式上的口号并不能深入人心真正在全社会形成一种良好风尚,可见生活垃圾的回收和利用问题仍然是个棘手的问题。二、开题:小组成员集中后,我们针对生活垃圾的污染危害的问题分析了课题的现状、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课题研究的内容、计划步骤、小组分工和研究方式并依次填写好了活动的开题报告。三、活动目标:2本活动以环境问题立意,属于保护环境这一范畴。通过围绕“生活垃圾的污染及处理”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使我们自觉运用已有的化学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认识并尝试着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通过调查研究、街头走访、实地考察、社区服务等活动,锻炼综合实践能力,增长新的知识,逐步树立正确的环境观和生活观,养成自觉保护环境、坚持绿色生活的意识与习惯。让我们从日常生活的垃圾的污染与处理做一番研究,深入思考,希望能够加深对生活垃圾的污染的危害的认识,从而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保护环境的情感共鸣,积极的配合政府部门的工作,找到处理生活垃圾的对策,把我们的城市建设的更加美好。(一)认知目标:1.了解什么是生活垃圾和生活垃圾的组成。2.了解有关生活垃圾处理的相关内容。3.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二)情感目标:1.通过合作小组的集体研究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生活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合理的处理垃圾的能力,进而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三)能力目标:1、初步学会查找、搜集、整理资料。2.学会制定计划,初步学会社会调查的方法。3.能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展示与交流,形成自己的独立观点,并养成不断反思的习惯。4.体验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锻炼自身的能力。通过对生活垃圾的探究和分析,希望能够对生活垃圾有更进一步的了解,通过研究生活垃圾的污染及危害,能够加深我们对生活垃圾的认识,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也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帮助我们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关注环保事业的发展。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培养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我们动手实践能力和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能力、增强组织协调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四、课题开展的计划及步骤:2011年1月28日~2月3日:进行问卷调查2011年2月4日~2月6日:进行走访询问,收集他人看法2011年2月7日~2月11日:实地考察生活垃圾的分类、危害2011年2月12日~2月14日:编写论文2011年2月15日~2月17日:收集他人看法,总结互评,分析讨论五、课题组员分工:张凤仪:查找资料、计划活动、整理分工、编撰论文。田甜:走访调查,分发调查问卷并收集整理分析问题王月婵:编撰调查分析结果论文孙伊晨:编写活动论文李用钰:走访调查生活垃圾的分类特点走访街邻的生活垃圾分类情况六、研究关键词:生活垃圾分类危害处理七、研究资料的方式和途径:1走访调查、分发问卷、实地考察2询问相关老师3上网查找资料4查找相关书籍3七、课题内容摘要:1研究生活垃圾的分类情况、生活垃圾的污染危害。2调查生活垃圾的分布特点、生活垃圾的危害及其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3探究分析生活垃圾的处理对策、解决方案八、研究报告正文:生活垃圾的分类生活垃圾: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垃圾分类:是指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分成属性不同的若干种类。生活垃圾一般可分为四大类: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