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入开展思辨类思想引导活动的意见(党团字〔2010〕4号)各级团组织、学生组织:为深入贯彻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落实党中央书记处对共青团做好青年思想引导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进以思辨类活动为主要载体的青年思想引导工作,现就相关工作提出以下意见。一、深刻理解开展思辨类思想引导活动的背景和意义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并存,正确与错误、先进与落后的思想相互交织。同时,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频繁,各种腐朽思想和错误思潮也随之渗透,青年学生处在更加复杂多变的社会思想环境之中。社会思想文化越来越多元多样多变,对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青年学生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当代青年学生日趋明显的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也对创新思想引导工作的途径和载体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开展以青春思辨会、青春议事坛为代表的思辨类思想引导活动,是我校共青团深入贯彻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团中央相关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我校共青团引导青年工作的重要载体之一。思辨,是启发智慧、训练思维、锤炼思想的有效方式,可以帮助青年学生全面、深入的看待问题,有助于消除片面认识和非理性认知。高水平的思辨活动,要求参与者有广博的知识、开阔的眼界,关注社会、了解历史、懂得政治、理解哲学;要求参与者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思考方法,能够自主地思考,能够历史地、唯物地、辩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同时,也要求参与者具有较强的表达与沟通能力。这些能力素质的要求,与我校共青团培养“政治上成熟,思想上活跃的南航新青年”的人才培养具体目标,在内涵上是契合一致的。二、构建思辨类思想引导活动的工作体系思辨类思想引导活动的工作体系由目标、内容、活动、制度和评价五个方面组成。(一)目标体系1.总体目标:通过开展思辨类活动,在校园内营造一种宽松、活跃的思想氛围,让青年学生能充分发表言论、表达思想。通过思辨,使学生的思想更加全面、深刻、理性、稳定;通过思辨,将党政国策潜移默化而又清晰地传递给学生,让青年学生在磨砺思想锋芒的过程中确认真理的存在,更加深刻的理解中国近代社会进步发展的历史逻辑,更加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2.个体目标:即通过思辨类活动促进学生个体的成长成才。个体目标包含知识、技能和思想意识三个层次:一是构建起丰富、合理的知识体系,形成开阔的思维视角;二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辨析和理解能力,增强表达与沟通的技巧;三是养成理论联系实际的认知习惯,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知识和技能是思想意识提升的基础,思想意识的提升是个体目标的核心。3.组织目标:即通过举办思辨类活动,推进团组织的自身建设。举办思辨类思想引导活动为团组织的自身建设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抓手,各级团组织要将思辨类活动同自身的组织生活结合起来,通过生动活泼的思辨活动激发组织活力,通过思辨活动的常态化促进组织生活的制度化。(二)内容体系思辨类活动的内容(即主题)主要包括现实思辨、历史思辨、理论思辨三个部分。1.现实思辨,即围绕现实生活中所涉及的各种问题、情境开展讨论。既包括青年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如班集体及学校的发展建设、个人的生涯发展规划等,也包括青年学生普遍关注的各类社会时事热点问题。2.历史思辨,即引导学生对历史,尤其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国革命史、建设史,以及其他国家的执政党历史进行学习、讨论,使学生理解中国近代社会进步发展的历史逻辑,通过对典型历史活动的前因后果及其发展过程的分析归纳,得到一般性、规律性的认识,培养学生形成历史思辨能力,从历史的角度认识现实问题,预知未来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去创造性地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