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审”的具体要求一、审读书稿的要求审读书稿在编辑工作中是极其重要的工作,其目的在于决定稿件的取舍。责任编辑必须以对社会负责,对读者负责、对作者负责的严谨态度,认真做好审读书稿工作。审读书稿应从以下四方面把好关:1.审查书稿的政治倾向。书稿内容必须符合四项基本原则,符合党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国家的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不泄露党和国家机密,不违反民族宗教政策,不涉及国家领土主权和其他政策敏感性问题。2.审查书稿的学术水平。书稿内容健康向上,具有科学性,观点正确鲜明,材料翔实可靠,与其他同类著作相比具有自身的特点。稿件的整体结构,篇章安排合理,逻辑严密,语言规范,文字表达准确、通畅。3.书稿内容必须达到《编著译者交稿须知》中规定的对书的各项要求。审读书稿应撰写审读报告。审读报告应写清楚下面四个方面的问题:(1)基本情况。如大约字数、章节、主要内容等。(2)主要优点、特点。挑选主要方面举例说明。(3)主要缺点。指出主要缺点是什么,表现在何处。(4)处理意见。准确写明是采用、退改还是退稿。如退改,应提出具体修改意见。二、编辑加工的要求编辑加工对提高出版物的全面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编辑加工必须认真、细致,要做好编辑加工记录,写出编辑加工报告。一般应从以下13个方面把好质量关:(1)做好编辑加工前的准备工作。进行加工前的通读,对书稿中需要加工整理的一些地方进行“施工前”摸底,以便在加工时心中有数,以避免出现走一步,算一步,改到哪里算到哪里,甚至出现前面改定了,后面又需要打乱、重新加工的情况。(2)改正四项观点或内容有错误的地方。特别应注意审查那些带有政治性差错的问1题。(3)改正那些叙述不够科学和有知识性错误的地方。(4)建议删除那些跟全书主题没有关系或关系不大的枝枝芽芽和前后重复的内容。(5)不要放过原稿上任何一个疑点(包括错别字)。加工时,编辑应逐字逐句地看。任何一个疑点,都应经过正误判断,然后改至正确无误。(6)检查繁体字与简化字使用是否正确,稿面上的字迹是否清楚。出现在稿面上的标点符号,一定要搞清楚,不能逗号和顿号不清、冒号和分号难辨。(7)核校引文。特别是一些重要引文,如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以及老一辈革命家著作中的话,引用著名古典著作中的话,一定要坚持对照原文查校,防止书稿中引用时脱字、误字和断章取义。(8)统一全稿的技术格式。一般要求全稿一致的有以下几点:①译稿的人名、地名②年代、日期、数码③同一本书的注释格式(常见的有脚注、段注、夹注、篇后注)④表示某种特殊量的外文字体应全稿一致并符合国家有关符合标准或习惯用法,同一科技名词术语、人名和地名,前后必须一致⑤对文、图稿中容易混淆的字母、符合、正斜体、黑体字应批注清楚,做到全稿一致⑥书稿正文层次应清楚,且不宜过多,篇、章、节及节以下标题(条、款、项等)应简明醒目、规范、前后一致⑦公式书写格式(含公式序码),表(含表注)的格式、图(含图注)的格式,全稿应统一和规范⑧表格和图的位置,做到先文后表、先文后图。图文内容要对应一致⑨目录与正文标题(含页码)应一致等(9)审查、修改书稿中出现的计量单位、图形符合等等画法,看是否符合某学科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10)对不符合开本和排版要求的表格和图稿,应会同版式设计做出技术处理。(11)对后续出版工序中应引起注意到问题或要作技术处理的地方,责任编辑在发稿前应写“排版说明“。(12)编辑加工完的发排书稿,应达到齐、清、定的要求。2(13)编辑加工后的稿件应做到稿面清晰,一目了然。修改加工使用的墨色应区别于正文颜色。三、发稿齐、清、定的要求书稿的齐、清、定是书稿发排的前提和基础,直接影响到其后续工序的质量和整个出书周期。齐、清、定的大致要求如下:1、齐——原稿一次发齐。包括正文、目录、前言(序、出版说明)后记、附录、插图、照片、附表、封面、扉页、版权页、CIP数据单、设计通知单等。2、清——书稿字迹清楚。涂抹、改写太乱的页码须重新誊写,页码顺序要编准确,稿纸规格要整齐划一(一部书稿只能使用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