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谷组通字[2009]34号关于全县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新模式及党代会常任制工作检查情况通报各乡镇党委,县人武部党委,县委各部委,县级国家机关各办局党组(委),各人民团体党组,开发区党工委:按照全年组织工作重点工作任务安排,7月份县委组织部以现场会形式,分别召开了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新模式和党代会常任制工作推进会,就进一步抓好和深化“三三制”及常任制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围绕贯彻会议精神,落实工作任务,抓好开拓创新,近日,县委组织部组织工作专班,对全县12个乡镇(开发区)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新模式及党代会常任制工作进展和落实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从检查情况来看,各乡镇(开发区)都能按照县委要求,突出重点,扎实推进,体现特色,富有成效。但也有个别单位思想不够重视,工作落实不力,质量标准不高,与要求存在差距。为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加快推进步伐,促进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新模式及党代会常任制工作扎实开展,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关于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工作(一)“三三制”工作进展情况各乡镇(开发区)在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三三制”新模式工作中,能够按照县委要求,突出“四个一”即有实施方案、有上1墙牌子、有经济组织、有档案资料,精心组织,试点先行,创新举措,狠抓落实。城关、石花、庙滩、冷集等乡镇推进落实快,建设标准高;五山、紫金、南河、赵湾等乡镇积极探索创新,工作富有特色;盛康、茨河、薤山度假区、经济开发区等乡镇(开发区)工作有序推进,建设初见成效。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各乡镇(开发区)高度重视,措施有力,特色鲜明,工作扎实。一是思想重视,组织有力。各乡镇(开发区)都能按照要求,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实施,从思想组织、资金和人力上保证了这些工作较好较快落实。城关、石花、五山等乡镇把“三三制”新模式作为推动农村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突出重点,强化责任,投入足够人力财力,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示范点,达到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效果。二是措施过硬,建设规范。各乡镇(开发区)紧紧围绕县委部署,强化工作措施,严格质量标准,扎实有效地推进落实。城关朱家洲、石花平川,薤山石门,经济开发区过山口,庙滩喻家湾,冷集李家洲,盛康当铺,茨河庙岗,南河观音沟,赵湾鲁家油坊等村,结合各自实际,突出特色,大胆创新,发挥了较好的试点作用。三是强化职能,发挥作用。各乡镇(开发区)都能够突出中心,强化建设,健全功能,发挥作用,推进效果显著。紫金镇在高标准抓好孙家沟、垭子口两个示范村基础上,集中力量,突出特色,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党建示范走廊”新亮点。城关镇邱家楼村投入200余万元,建好一流阵地,完善配套设施,夯实服务功能,将专门设立“三三制”公开墙,力争把村阵地真正打造成为一个功能齐全、作用突出的规范化、标准化活动场所。石花镇小坦山村村务大事一律由党组织议事,村民(代表)大会定事,村委会理事,整个工作从讨论、决定、执行到监管一体化运作,充分尊重民意、体现民主,有效激发了村民发展经济、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性和积极性。(二)存在问题和不足从这次检查情况来看,“三三制”工作推进较快,成效明显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一是思想精力不集中。少数单位和个人思想认识上不去,对此项工作不重视,投入精力时间少,致使“三三制”工作行动迟缓,落实不力,效果不佳。二是工作进展不平衡。绝大部分单位都能够高度重视,积极主动地抓好抓落实。但也有少数单位工作消极,落实泛化,甚至连制发方案、牌子上墙、档案整理等最基础性的工作都不做等到上面检查时,临时抱佛脚,以正在落实为托辞敷衍应付,影响了全县整体工作进程。三是主观能动性较差。在这次检查中,2发现少数单位“惰性”思想较重,不说不做,不推不动,依赖性较大,工作疲塌被动,不求进取,甘居人后。四是实施效果不明显。少数单位把推行“三三制”新模式当做面上工作,形而上学,不求实效,只是做点花架子,搞些形式主义,特别是在经济组织上搞虚设,没有自己的产业作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