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慢综合征vs慢-快综合征2一.定义快-慢综合征定义为原发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和继发性窦房结功能障碍。具体表现在平素心率和心电图均为正常,伴快速房性心律失常(频发性房早、阵发房速等)时有心悸,突然中止后在恢复窦性心律之前可有窦性停搏或明显窦缓。快速心律失常为主动性。慢-快综合征定义为原发性窦房结功能障碍伴继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具体表现在平素缓慢型心律失常(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阻滞)的基础上,发生各种房性快速心律失常,如房速、房扑。快速心律失常为被动性。3二.临床表现快-慢综合征快慢综合征多发于中青年,缺乏病窦的诊断标准,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多为正常。电生理检查示窦房结功能多正常,即运动后心率可>100次/分。房性早搏、阵发性房速、房扑或房颤等快速心律失常均发生在正常心律基础上,也可在其终止后的长间歇之后立即再出现。早期多为短阵性房速、房扑或房颤,后期持续时间延长。可于心悸后出现一过性头昏、胸闷、黑曚,甚至晕厥等。慢-快综合征多发生于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老年人。符合病窦的基本诊断标准,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可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或窦房结阻滞。快速性心律失常均发生在缓慢性心律失常基础上,多为房颤、房扑或房速,转复后出现长R-R间歇,并发生晕厥。平时即可有头晕、黑矇、晕厥、心悸等症状。4快慢综合征:房颤对窦房结产生明显的抑制,在房颤停止后出现长时间的窦停快慢综合征心电图特征5慢快综合征:窦缓和停搏,继发短阵房速,宽大QRS波为房速伴差异性传导慢快综合征心电图特征6男性67岁,病窦综合征。这个患者考虑什么?心电图表现特点:(1)阵发性心房扑动,3:1~4:1房室传导;(2)房扑终止后,引发长达7.1秒的短暂全心停搏;(3)停搏结束后继以显著的窦性心动过缓(38bpm)。诊断:慢快综合征7快速的房性异位心律失常发生在前,缓慢室率的心律失常发生在后,为什么不诊断“快慢综合征”呢?无论是快慢还是慢快综合征,属于临床病症的诊断术语,不是以心电图表现心律失常类型的先后顺序为依据的。慢快综合征是有病窦综合征的临床背景,原发病是被动缓慢型心律失常;而快慢综合征原发病为快速主动性心律失常(各种阵发性心动过速),没有病窦的临床背景。8三.发病机制快-慢综合征(1)快速房性心律引起心房肌局部乙酰胆碱增多并积蓄,增加了窦房结P细胞K+外流,导致舒张期电位负值增大,进而导致窦房结P细胞自律性下降;(2)快速的心房律对窦房结P细胞有直接抑制作用;(3)快速的心室率会导致窦房结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窦性自主心律明显下降;(4)心房有效不应期缩短,丧失频率适应性的电重构过程延伸到窦房结,影响到其传导及自律性。慢-快综合征(1)慢的机制:窦房结存在基础病变(纤维化、退行性变、淡粉样变性等),窦房结起搏及传导异常。窦房结周围神经及心房肌病变,窦房结由此会产生传导障碍,如严重的窦缓、窦停、窦房阻滞等缓慢心律失常。(2)快的机制:在此缓慢心律基础上常出现心律失常(如房早、房速、房颤),这些快速心律失常可视为一种代偿。研究发现,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可能为局灶触发机制、心房肌自律性异常或不应期缩短导致折返。9四.治疗策略快-慢综合征治疗原则由"快"引起"慢",因此,治"快"是关键。相关治疗包括导管消融、导管消融+起搏器。阵发性房颤患者首选导管消融,总成功率大于90%,目前已成为主要治疗手段。消融成功后大多数不需植入起搏器。但对于极少数消融后仍有症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者,应评估是否存在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房颤复发不愿再次消融者可行起搏器植入治疗。10四.治疗策略慢-快综合征治疗原则对于慢快综合征而言,由"慢"引起"快",治"慢"是关键。◆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慢"是因,所以应安装永久起搏器避免出现"慢"。◆药物治疗:起搏器基础上应用药物控制快速房性心律失常,主要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胺碘酮、普罗帕酮等。◆射频消融:若存在药物不能控制的症状性快速心律失常,可行射频消融术。11三.预后快-慢综合征(1)为继发性,预后根据房颤发生的时间;(2)若房颤持续时间不长且加以纠正,窦房结功能可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