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关于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通知VIP免费

关于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通知_第1页
关于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通知_第2页
关于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通知_第3页
关于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通知——2016年3月7日为了有效地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现就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端正办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坚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育人,坚决纠正单纯把考试分数看作教学质量、把智育看成全部教育质量的错误评价观,并引导社会各界不单纯以学科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不以学科考试成绩作为奖惩学校和衡量教师工作好坏的主要依据。要建立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二、严格控制以纸笔测试为主要形式的教学质量监测。区级以上部门统一组织的质量监测必须经同级教育行政部门批,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组织,教学研究部门具体操作,并严禁提前公示或通知。要坚持小范围(每次检测学校数不超过总数的三分之一)和小样本(参加检测的学生数不超过本校同年级学生数的三分之一)和整体反馈(所有参加检测的学校集中研讨共性问题)、分别指导(检测部门不公布检测结果,不排序,只向学校通报本校检测情况)的原则。考试命题应坚持以课程标准、教材为依据,试题难度应严格限制在教材中题目的水平,不得从各种教辅材料中选用超标准超教材的难题、怪题、偏题。严禁以质量抽测为由搞大规模统考。三、严格控制小学生的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写的家庭作业,其他年级统一性书面家庭作业时间总量控制在1个小时以内。作业时间的估计要以中下等学生的水平计算,作业时间要含在校自习课的时间。各种练习册可由学生自己选择使用,教师不得作为统一的作业要求学生全做。不得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严禁教师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要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一些自主选做和分类指导性的作业。提倡给学生布置一些活动性、实践性的作业。四、严格控制小学生在校时间和活动总量。小学生早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时30分;晚放学时间不得晚于17时30分,看护班的放学时间不得晚于16时30分。要教育学生并与学生家长配合,原则上保证小学生每日有9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五、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发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未经市教育局批准,学校不得擅自增减学科和课时,不得随意提高教学要求,不得搞突击教学,不得提前结束课程,不得提早进入总复习阶段。六、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私自组织学生订购各种书刊和教学辅助用书。学校选用的学生教辅用书,必须严格限定在省教育厅规定的范围内。对滥编、滥印、滥订学习资料的一律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七、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得歧视、排斥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不得采取各种方法强迫差生转学。八、规范初中招生管理。严禁任何初中以招收特长生的名义举行或变相举行选拔性的文化课考试。未经市教育局批准,任何初中不得跨行政区招收学生。九、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部门、团体、机构和学校不得组织小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读书活动,不得以赛促销,以赛代销。2004年市教育局不再批准由学校统一组织的小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十、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对学生家长开展减轻学生负担的宣传工作,使广大学生家长了解减负的内容,理解支持减负工作,配合学校共同做好减轻小学生负担工作。要加强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使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十一、要实行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领导责任制和建立专项督导机制,健全相应的奖惩制度,把切实减轻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作为考核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校长和教师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对于违规的学校和个人,一经查实,要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分。关于认真做好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的通知——2016年3月7日局属各小学:本学期开学以来,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现象又有所反弹,为加强管理,依法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按照市教委的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认真做好减轻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工作通知如下:一、严格控制学生一日在校活动总量。各校要树立“健康第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