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思政”体验课:不屈不挠的民族魂《黄河钢琴协奏曲》赏析•四个乐章:起(劳工)—承(文人)—转(百姓)—合(人民)•主要思政点:•(1)听觉本身的体验就是种思政,只不过这种体验需要引导。•(2)人民团结性的特质。最后一个乐章的总结,人民的特征涵盖了前面的劳工的生死较量、文人的理性、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人民”的概念区别于前面三个乐章,尤其在国家危难的时候,人民和百姓的区别,体现在凝聚力,所以我们叫人民战争、不叫百姓战争。•(3)最后的结尾:黄河—东方红—国际歌(英特纳雄耐尔一定要实现)•讲解前的特别说明:会穿插介绍《黄河大合唱》,但重点在钢琴音乐,重点在每个乐章的结构。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对应合唱中歌词•(1)大合唱中的对应歌词•咳哟!划哟……•乌云啊,遮满天!•波涛啊,高如山!•冷风啊,扑上脸!•浪花啊,打进船!•咳哟!划哟……•伙伴啊,睁开眼!•舵手啊,把住腕!•当心啊,别偷懒!•拼命啊,莫胆寒!•咳!划哟!咳!划哟!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行船好比上火线,团结一心冲上前!咳!划哟!咳!划哟!咳!划哟!咳!划哟!咳哟!划哟……哈哈哈哈……我们看见了河岸,我们登上了河岸,心啊安一安,气啊喘一喘。回头来,再和那黄河怒涛决一死战!决一死战!决一死战!决一死战!咳!划哟……•第一乐章《黄河船夫曲》音乐结构•①生死号角+华彩乐段•②船工号子:唱(钢琴)——合(乐队),左右,左右……反复•③“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不怕那千丈波浪高如山!•行船好比上火线,团结一心冲上前!”•④酝酿+华彩乐段(合唱中的“哈哈哈……”)•⑤慢下来:“我们看见了河岸,我们登上了河岸,心啊安一安,气啊喘一喘。”•⑥快起来:“回头来,再和那黄河怒涛决一死战!”•⑦左右,左右……结束•思政点:船工号子中蕴含的力量,最底层的力量,生死的较量,听觉体验为主。可介绍船工及船工号子。第二乐章《黄河颂》歌词(部分)•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身边扮演!•……啊,黄河……•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第二乐章《黄河颂》音乐结构(文人性格,酝酿、澎湃)•①大提琴(粘性、弯转)•②钢琴慢慢贴过来重复(高山之巅的“高”字)•注意:钢琴的两个旋律,黄河颂的主旋律,荡漾的次要旋律•③……渐强、渐浓……•“啊,黄河”歌词的对应旋律•渐强后出现的国歌旋律……荡漾流走(国歌旋律是种预示)•思政点:黄河、历史、见证、冲刷……这种性格就是“千百年年来的中国人民什么没见过,绝不怕事儿”第三乐章《黄河愤》对应原作中歌词•《黄水谣》•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黄河因素)•水又急,浪又高,奔腾叫啸如虎狼。开河渠,筑堤防,河东千里成平壤。麦苗儿肥啊,豆花儿香,男女老少喜洋洋。•(转)自从鬼子来,百姓遭了殃!奸淫烧杀,一片凄凉,扶老携幼,四处逃亡,(逃亡)丢掉了爹娘,回不了家乡!黄水奔流日夜忙,妻离子散,天各一方!妻离子散,天各一方!第三乐章《黄河愤》对应原作中歌词•《黄河怨》•风啊,你不要叫喊!云啊,你不要躲闪!黄河啊,你不要呜咽!今晚,我在你面前哭诉我的仇和冤。命啊,这样苦!生活啊,这样难!鬼子啊,你这样没心肝!宝贝啊,你死得这样惨!我和你无仇又无冤,偏让我无颜偷生在人间!狂风啊,你不要叫喊!乌云啊,你不要躲闪,黄河的水啊,你不要呜咽!今晚,我要投在你的怀中,洗清我的千重愁来万重冤!丈夫啊,在天边!地下啊,再团圆!你要想想妻子儿女死得这样惨!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清算!你要替我把这笔血债清还!•第三乐章《黄河愤》音乐结构(百姓,被欺凌弱女子的投河)•三段式:黄河——侵略——黄河(与第一段性格不同的再现)•①序:笛子(陕北风格)•②黄河元素:“黄水奔流向东方,河流万里长”钢琴模拟细浪(琶音、模仿古筝)③弦乐抒情+钢琴模拟细浪、古筝的琶音,象征美好生活•④转折(自从鬼子来)•⑤弱女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