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能监察要理清的关系自1989年我国的行政监察体制逐步恢复确立以来,我国开始借鉴部分国家的行政监察经验,并在结合我国行政监察工作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行政效能监察”的概念。由此,行政效能监察作为我国行政监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于行政监察的实际工作中。各单位相继成立行政效能监察的专职部门,极大地提高了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行政效能监察体系也日趋完善,无论是在政府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的行政管理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对于高校行政管理机构———一个既是管理机构,又是服务机构的特殊行政管理机构而言,开展行政效能监察显得尤为重要,并日益成为高校行政监察工作的重点。一、高校行政效能监察的内涵1989年12月,尉健行同志在全国监察工作会议上指出,“执法监察是行政监察机关的基本职能和主要手段,既包括效能监察,也包括廉政监察”[1],并首次阐明了“效能监察”的概念。此后,中央纪委、监察部以及各级纪律监察机关都把效能监察工作列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整体工作进行部署,各高校也相继成立了行政效能监察的机构。行政效能监察是指“行政监察机关及受行政监察机关委托的组织,在政府的领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针对行政管理的效率、效能,以及国有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的质量、效果、效率、效益等情况开展的一项监督监察活动。”[2]高校的行政管理机构既是管理机构,又是服务机构,其行政效能监察的目的和内容都具有特殊性。因此,高校行政效能监察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第一,高校行政效能监察是一种高校行政监察活动,其主体是享有行政效能监察职权,能以自己的名义从事行政效能监察活动,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第二,高校行政效能监察的对象是高校行政机关,具体内容包括高校行政机关的组织、重大决策的制定及其程序、执行政策的具体措施、资源的配置使用以及高校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第三,提高质量和效率是行政效能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质量与效率的完第1页共6页美结合所产生的均衡状态,是行政效能监察所要实现的根本目的”[3]。因此,高校行政效能监察的目的是通过效能监察使高校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勤政务实,改进工作,完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正确履行职责;通过对高校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贯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等情况的监督监察,保证政令畅通,从而促进高校的改革与发展。第四,高校行政效能监察是一种整体性的效能监察活动,这主要体现在高校行政效能监察对象的双重性(既有对其决策的监督,又有对其执行的监察),也体现在效能监察方法和技术的多样化以及结果的综合性(既有相关的建议和意见,又有相应的行政处罚)等方面。由此,高校行政效能监察可以概括为:高校行政监察机构及受行政监察机构委托的组织依法对高校行政机构的整体决策及其行政行为的效率和质量所进行的一种整体性的监察活动。二、高校行政效能监察的必要性尽管高校的纪律检查、廉政监察都从不同的方面发挥着积极的监督检查作用,但是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行政管理也面临着新的变化,并出现新的问题。这些变化和问题的出现,不仅要求高校的行政机关要进一步做到廉政、廉洁,更要做到勤政、高效。高校行政效能监察是提高高校行政机构行政效能的重要途径。这不仅对于高校的行政管理有着重大意义,同样也有利于高校的不断改革、创新与发展。1.行政效能监察是高校行政管理的需要高校的行政管理有其不同于企业和政府部门的特殊性。首先,高校的行政管理机构对于学校整体而言是管理机构,对于其管理的特点和目的而言又是服务机构。其次,作为一个教育机构,高校的社会影响是极其深远和广泛的,然而,高校的行政管理就其劳动本身而言是非竞争性的,没有明显的产出,而这些特点使得高校的行政机构缺乏提高行政效能的内在动力。人是行政行为的载体,在行政管理过程中,行政决策、行政行为都会受到缺乏内在动力的影响和制约。开展行政效能监察有利于高校行政管理机构提高勤政效率,发现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因此,开展行政效能监察是高校行政管第2页共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