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梯岗位职责一、电梯岗位职责(一)单位主管设备安全负责人职责•1、组织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区有关部门关于电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电梯操作规程;•2、全面负责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工作;•3、组织建立适合本单位特点的电梯管理体系;•4、组织制定并审批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及有关规定,并经常督促检查其执行情况;•5、审批本单位电梯选购及定期检验计划和修理改造方案,并督促检查其执行情况;•6、经常深入使用现场,查看电梯使用状况;•7、组织电梯事故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制定防范措施。主讲人:..•(二)管理部门负责人职责•1、在单位主管设备负责人的领导下,具体组织贯彻执行上级有关电梯使用管理方面的规定;•2、负责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工作,组织或会同有关部门编制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规章制度;•3、审核本单位有关电梯的统计报表;•4、组织做好电梯使用管理基础工作,检查电梯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情况;•5、做好电梯能效测试报告、能耗状况、节能改造技术资料的保存;•6、抓好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节能培训和考核工作,不断提高操作人员技术素质;•7、根据本单位电梯使用状况,审定所编制的电梯定期检验和维护保养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8、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检查本单位电梯使用管理情况;•9、参加电梯事故调查与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和措施。..•(三)电梯操作人员职责•1、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岗、脱岗,不做与岗位无关的其他事情;•2、认真执行电梯操作规程;•3、精心操作,防止超载运行;•4、时刻注意安全生产,经常检查安全附件的灵敏性和可靠性;•5、按时定点、定线巡回检查;•6、认真监视仪器仪表,如实填写运行记录;•7、认真做好所操作电梯的维护保养工作;•8、努力学习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不断提高操作水平。..•电梯使用单位应当对电梯进行经常性日常维护保养,并定期自行检查,至少每月进行一次自行检查,并作出记录。•在用电梯应当至少15天进行一次清洁、润滑、调整和检查。二、电梯日常维护保养制度..•(一)电梯发生事故时,必须按照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进行处理;•(二)电梯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单位或业主必须立即报告主管部门和当地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同时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妥善保存现场相关物件及重要痕迹等物证,并采取措施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三)事故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或业主名称、联系人、联系电话;•2、事故发生地点;•3、事故发生时间(年、月、日、时、分);•4、事故设备名称;•5、事故类别;•6、人员伤亡,经济损失以及事故概况。•事故报告应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报告方式除电话报告外,还应以传真方式报告。三、电梯事故报告制度三、电梯事故报告制度..•电梯必须经检验机构进行验收检验或定期检验,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并对安全检验合格标志予以确认盖章后,方可投入正式运行,电梯运行操作工(使用说明书注明需司机操作的)和电梯维修操作工必须经培训,考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上岗操作。四、电梯安全操作规程四、电梯安全操作规程..•(一)一般要求•1、不准超载运行;•2、不允许开启轿厢顶安全窗、安全门运载超长物品;•3、禁止用检修速度作为正常速度运行;•4、电梯运行中不得突然换向;•5、禁止用手以外的物件操纵电梯;•6、客梯不能作为货梯使用;•7、不准运载易燃易爆等危险品;•8、不许用急停按钮作为消除信号和呼梯信号;•9、轿厢顶部不准放置其它物品;•10、关门启动前禁止乘客在厅、轿门中间逗留、打闹,更不准乘客触动操纵盘上的开关和按钮;•11、操作工或电梯日常运行负责者下班时,应对电梯进行检查,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检查情况记录在运行检查记录表和交接班记录簿中,并交给接班人。..•(二)检修操作时的注意事项•1、在电梯检修慢速运行时,一般不少于两人;•2、检修慢速运行,必须要注意安全,互相没有联系好时,绝不能慢速运行,尤其在轿厢顶上操纵运行时,更要注意;•3、在轿厢顶进行检修运行时,必须要把外厅门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