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话》读后感近来,读了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的一本著作《教育漫话》,读完这本书,我深深被他的教育思想和办法打动了。《教育漫话》整体涉及三个方面的话题,按作者约翰.洛克的排列依次是体育、德育和智育。本书中首先提及的是体育,实质谈的就是健康教育。开篇洛克先生就亮出了他的观点“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围绕如何使小朋友拥有健康的身体,洛克先生从“温暖、游泳、空气、衣服、饮食、睡眠、药品”等多方面进行了讲述。他认为第一件应当是“无论冬天夏天,小朋友的衣着都不可过暖”,由于“大多数小朋友的身体,都因娇生惯养之故弄坏了,最少也受到了损害。”他指出,身体强键的重要原则在能忍耐劳苦。从日本小朋友与中国小朋友一同进行和谐夏令营的案例中,我们能够看出中国孩子的体质比较差,面对中国孩子较弱的身体素质,我们的社会、学校、家庭是不是也该好好反思一下?第二个话题:德育。在我们周边经常能够看到某些父母对孩子的错误放纵不管,他们认为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这恰恰是最危险的。洛克认为应当在小朋友“精神最纤弱,最容易支配的时候”要让他们习惯于恪守约束,服从理智,免得后来难以纠正。固然需要注意的是,同时培养的习惯不能太多,否则,花样太多会把他们搞得晕头转向,反而不利于习惯的培养。在德育培养的过程中,楷模示范的作用不可小视。我们懂得,孩子是很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的,都爱模仿别人,特别是小学生。如果我们把他们熟识的人的对的的或错误的事情的楷模放在他们的面前,同时阐明为什么美丽或丑陋,这种楷模的力量比任何说教的力量都大。固然作为教师我们还不能无视我们本身的楷模作用,“倘若某件事情,你认为他做的是一件过失,你自己却做了,那么,他便一定会以你的楷模为护身符,那时你再想用正当的办法去改正他的错误就不容易了。”那么一旦孩子不慎犯了错误该怎么办?洛克指出,处罚应尽量避免,主张唤醒小朋友内心深处的,触及心灵的荣誉感和羞耻心,由于“小朋友对于名誉是极敏感的”,他们觉得被别人看得起是一种愉快。他们一旦懂得尊重与羞辱的意义后,对他的心理便是最有力量的刺激,“只有出自内心的羞耻心和不肯见恶于人的畏惧心,才是一种真正的约束”。第三个话题才是智育。洛克先生认为,相比于品质,学问不是最重要的。学问是应当有的,但是它应当居于第三位,只能作为辅助更重要的品质之用。因此本书中,把智育放到最后来谈。他首先提示我们“应当极力注意,决不可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