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有气势的领导讲话稿领导讲话稿要体现出领导的思想、意志以及人民群众的心声。富有气势的讲话能激发、调动演讲者和听众的内心力量,促使双方在思想上共振,在情感上共鸣,在行动上共进。一、讲话稿的气势古人云,文以气为主。气这一概念是我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范畴。气是什么。气就是贯穿在文章中的内在的精神力量。气的运动离不开其外在表现形式势,文章理论以气势的概念替代气的概念,显得更加鲜活并富有动感和力量。关于文章的势,刘勰在《文心雕龙定势》中这样解释:势者,乘利而为制也。如机发矢直,涧曲湍回,自然之趣也。圆者规体,其势也自转;方者矩形,其势也自安。文章体势,如斯而已。又说:然文之任势,势有刚柔,不必壮言慷慨,乃称势也。意思是说,势是根据一定条件自然形成的,有圆和方的区别。圆的自然转动,方的自然稳定。文章体势的形成也是同样的道理,其势有刚有柔,并非只有阳刚一种类型。袭循古代文论有关气势的论述,讲话稿的气势主要是指讲话对听众所产生的强大的影响力。这种气势是在内容和形式相互统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演讲者与听众之间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的结果。领导讲话稿的气势传递出领导的内在修养、思想境界、管理气度、行动意志、专业素养和文学造诣等等。由于阳刚的风格外显,阴柔的风格内敛,人们往往将有气势的文章等同于壮言慷慨,而忽视了阴柔风格的深美韵味。其实,阳刚和阴柔两种气质在大多数文章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是其中一种气质占据主导地位。如果兼顾阳刚和阴柔两种风格,有气势的领导讲话稿大体可归纳为四种气质类型。一是浩然正气。讲话正气凛然,充满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淑世情怀。二是蓬勃锐气。讲话奋发向上,势不可挡,有百折不挠、无坚不摧的无畏气概和追求卓越的雄心壮志。三是雄厚大气。讲话中透出强烈的不可动摇的自信,内在功力深厚,充满智慧。四是包容和气。讲话富有亲和力和凝聚力,思想上包容万象,行动上容忍异己,具有团结一切有生力量的气度。第1页共5页二、讲话稿的气势从何而来势者,胜众之资也。讲话稿的气势是其内部和外部、内容和形式、义理和情感、文德和文气、整体和局部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讲话稿气势的构成因素内容因素气之质有气势的讲话稿必须言之有物。一要言之有魂。彰显社会核心价值观念,贯彻国家意志和集体意志,体现担当精神,主持社会正义。二要言之有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根有据,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大势,不偏不倚,公正公允。三要言之有情。充满激情,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四要言之有实。讲话内容必须来源于社会实践,来源于人民群众,反映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务实管用,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诉求。形式因素气之形有气势的讲话稿必定言之有序。一要脉络清晰。要根据听众的思维方式和心理节奏来布局谋篇、起承转合,使讲话内容疏密相间、详略得当、张弛适度。二要对比强烈。文似看山不喜平。要使讲话内容富于变化,有开合,有直曲,有抑扬,有顺逆,强弱交替,交相为功,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三要文采飞扬。要善于运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并巧妙使用各种修辞方法,使行文生动活泼、妙趣横生、庄谐有度、富有韵味。环境因素气之场发表讲话时的气场需要演讲者和听众共同酝酿和激发,尤其需要演讲者运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包括肢体语言)去调动和激发听众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不断延续听众的热情和耐力。因此,撰写讲话稿时要对语言的传递沟通与气场的聚散变化这两者的互动规律作出预判和规划,使演讲者能够顺应、利用和驾驭演讲时的气场,在演讲者和听众之间形成良性的互动氛围和态势。2.讲话稿气势的显现因素讲话的位置或视角第2页共5页居高声自远。有气势的讲话稿站在思想道德的制高点,必定是从全局的高度、国家的高度、历史的高度和科学的高度来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只有思想上高屋建瓴,见识上高瞻远瞩,讲话才能严谨周密、势如破竹、真挚明快、深入人心。讲话的力度或强度有气势的讲话稿具有冲击力、穿透力、辐射力、感染力、吸引力和凝聚力,能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进而说服和征服听众。语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