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的快速康复安阳六院骨科快速康复外科首先由丹麦腹部外科医生WilmrolDW于2001年提出,采用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处理的一系列优化措施,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达到快速康复快速康复外科发展-多模式、多学科发展阻断或减少应激快速康复重在围手术期管理加强围手术期管理,让医生、护士、患者和家属都感到风险小、无忧伤。关键是减少出血,减少创伤反应无血、无栓、无肿、无痛无感、无管、无吐、无带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患者宣教与预康复可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和提高患者满意度医护一体进行视频宣教介绍手术过程如何控制疼痛如何缓解焦虑何时出院出院后注意事项围手术期营养围手术期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会导致伤口延期愈合,增加术后感染、肺部及血管风险,延长住院时间。营养科共同行营养测评,制定营养方案,进高蛋白食物或蛋白粉。术前蛋白纠正≥35g/L马俊的研究通过对上述方法的系统性总结分析后指出:关节置换围手术期高营养是促进患者加速康复,减少住院时间的重要因素。围手术期血液的管理焦点积极纠正围手术期贫血,较少术中出血操作,减少VTE的发生关节置换术围术期贫血患病率择期THA/TKA13项研究,29060例患者术前贫血发生率24±9%术后贫血发生率51%术前血低蛋白13.6±0.4/dl术后血低蛋白10.6±0.8/dl平均异体输血率45±25%(10-69%)注:欧洲纳入13项前瞻性或回顾性骨科THA/TKA手术系统研究关节置换围术期贫血的危害增加术后感染发生风险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导致术后死亡率增加影响患者术后活动和功能恢复术后Hb水平与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术前贫血管理缺铁性贫血:补充铁剂和EPO(促红细胞生成素)营养支持:鸡蛋2-3枚/日,50-100g精蛋白,补充叶酸片+复合维生素EPO和铁剂治疗:门诊治疗和住院两项门诊项:EPO4万单位QD口服铁剂100mgQD住院项:首剂EPO4万单位,之后1万单位QD静脉铁剂200mgQD术前需纠正Hb≥110g/L优化手术操作技术微创操作理念以最小的侵袭和最小的生理干扰,达到最佳手术疗效的技术微创目的是组织损伤小,出血少,生理机能影响小,微创操作理念贯穿于手术全过程传统切口,精确操作,减少出血逐层分段切开,充分止血熟悉血管走形组织间隙入路减少损伤注意细节骨块充填及骨蜡的使用控制性减压减少手术出血人为的将平均动脉压减低至基础血压的70%(平均动脉压50-60mmHg),使手术视野出血量随血压降低而减少,不造成重要器官的缺血缺氧损害。收缩压控制在110-90mmHg,有效较少出血术中氨甲环酸应用1.5G加50ML盐水创面浸润术后贫血管理术后减少出血:冰敷、加压包扎术后贫血纠正:≥100g/L输血(Hb<70g/L)(Hb<80g/L有贫血症状者输血)Hb<100g/L静脉铁剂+EPOHb>100g/L口服铁剂麻醉技术麻醉方式:神经阻滞CT-NBPCLA罗哌卡因吗啡最短时间隔5分钟止血与抗凝平衡氨甲环酸应用氨甲环酸作为赖氨酸合成衍生物,能和纤溶酶相结合,具有抗纤溶作用应用氨甲环酸可以有效减少术后血红蛋白降低减少手术出血手术创伤、止血带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激活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转化为纤溶酶—(氨甲环酸)纤溶亢进---大量出血抗凝药物应用方案骨科大手术后早起是VTE的高风险期有效止血—出血停止血栓风险增加—尽早启动抗凝发生DVT构成比:术后第一天20.68%术后第二天34.48%术后第三天17.24%术后第三天后27.6%出血抗纤溶---平衡—血栓抗凝血止血与抗凝平衡方案尽早抗凝髋膝关节置换术后6小时以后,应根据引流量的变化,伤口出血趋于停止时开始应用抗凝药物。在6-8小时内应用抗凝血药若个别患者术后6-8小时以后仍有明显出血,可酌情推后应用抗凝血药。抗凝药物使用过程中若发现皮肤出现大块瘀斑,可停用2-3天,瘀斑变浅或呈消散趋势时可恢复用药优化镇痛与镇静安眠多形式疼痛宣教:医护需达成共识。疼痛展板、宣教卡片、床旁卡、评估卡等。合理评估:每天评估两次,在体温单上记录医护一体制定疼痛方案多模式镇痛,预防性镇痛,个体化镇痛多模式镇痛、超前镇痛、周围神经阻滞临床常用药: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