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钻孔灌注桩卵石层漏浆解决方法XXX摘要: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噪音小、适应能力强、机械化程度高便于操作、工艺成熟、施工过程安全可靠等优点成为现今桩基施工的重要方式之一。但该工艺为隐蔽工程,施工质量控制难度大,在卵石层钻进过程中容易发生漏浆,本文结合XXX 银行大厦工程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实际施工状况,对在卵石层发生漏浆的因素及所采用的解决方法进行分析。核心词:灌注桩、卵石层、漏浆1、工程概况温州 XXX 银行大厦工程,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瓯江南畔。本工程设计桩孔设计深度在 46m~51m 之间,该区域地质条件以下:1 ①杂填土(ml)褐黄、灰黄、褐灰等色,为新近回填土;由碎石、块石、砖块、砼块等建筑垃圾和少量生活垃圾等构成,不均匀,局部为砼地面;重要由粉细砂、少量粘性土、碎石等构成;稍湿~饱和,松散~稍密,中~高压缩性;层厚 0.70~5.70m;。2 ①粘土(l Q43)灰褐色,含少量腐殖质及黄褐色铁质氧化斑;可~软塑,中~高压缩性;层厚 0.80~1.70m、层底埋深 2.10~2.70m。②1 淤泥质粉质粘土(m Q42)流塑、高压缩性、高敏捷度;层厚 1.20~5.20m、层底埋深 5.10~7.40、层底高程-0.72~-2.99m。②2 中砂夹淤泥(al-m Q42)灰色,土层不均匀;以松散状中砂、部分位置为粉细砂为主、不均匀夹 15~40%淤泥;层厚 5.80~8.70m、层底埋深 12.80~14.80m、层底高程-7.36~-9.58m。3 ②淤泥夹粉砂 (m-al Q42)灰色;土层不均匀,以淤泥为主,不均匀的夹少量粉砂,土层具流塑、高压缩性;层厚 1.10~2.20、层底埋深 14.50~16.10m、层底高程-8.96~-11.16m。②4 中砂夹淤泥(al-m Q42)灰色,土层不均匀;以松散~稍密状中砂、部分位置为粉细砂为主、不均匀夹 10~30%淤泥,层厚 2.10~4.10m、层底埋深 17.00~18.60m、层底高程-12.72~-13.48m。②5 淤泥 (m Q42)青灰色;流塑、高压缩性、高敏捷度 ; 层 厚 6.60 ~ 8.10 、 层 底 埋 深 24.50~26.30m、层底高程-19.63~-21.36m。③1 淤泥质粘土(m Q41)灰色;含少量腐殖物及贝壳碎片,不均匀的夹少量粉细砂;流塑、高压缩性、高敏捷度;层厚 8.00~9.60m、层底埋深 32.80~34.90m、层底高程-28.39~-29.76m。③2 中砂夹 淤泥质粘土( al-m Q41)灰色,土层不均匀;以中密状中砂、部分位置为粉细砂为主、不均匀夹 10~30%淤泥质粘土,局部淤泥质粘土含量达 40%;层厚 4.90~6.30m、层底埋深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