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吾人最后之觉悟》有感清初火器历法被清帝见纳而新旧相争,清之中世,鸦片战争给闭关锁国的中国带来的精神上的震撼,于是有洋务西学。至此,中国的变法觉悟仍未涉及政治,是以并未从根本上影响到中国的根基。而第四期、第五期和第六期则是在清末民国之初之时,进行政治上的改革。分别是清末甲午战争给人们带来的阵痛,然后则是民国初期关于民主共和,最后第六期则是废弃专制之战。然而陈独秀先生认为最重要的还是第七期正在经历的觉悟即所谓政治的觉悟与伦理的觉悟:故吾曰: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不得不待诸第七期吾人最后之觉悟。此觉悟维何。请为我青年国民珍重陈之。其实我很赞同陈独秀先生的观点,不记得是哪位伟人曾经说过,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即是创造。因为人是有思想有灵魂的动物,所以人懂得反思,懂得创新,懂得在黑暗中探索,懂得在寂寞中寻找光明。所以陈独秀先生说,最重要的觉悟是伦理的觉悟,人从思想上能够大侧大悟,在生命中才能找到方向,于是才懂,才会思索人生的方向,才会去探索生命的意义。如果没有伦理的觉悟,即使是自治,人们也只会去怀疑自己,而不是努力争取自己应有的权利,即使是即使是民主,人们也会去质疑政府,畏畏缩缩,而不会站出来与政府平等的对话。就像美国福特公司广告中的歌词所说的一样:“ificanseeit,thenicandoit.ifijustbelieveit,there'snothingtoit.(若果我看到,我就能做到。若果我相信,就没有什么不可能),人的思想”力量是如此强大,以至于你相信自己是什么样,你自己就一定会朝着什么方向走。或许这个例子不太恰当,但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衣》中的皇帝走上大街时一定是自信的,并且思想中坚定着自己穿着世界上最美的衣服的信念。所以无论他人如何看待,至少这个皇帝自己是欣赏自己的。思想的觉悟于陈独秀,与你我,于每一个时代都具有无与伦比的意义。在那样动乱的年代里,作为思想家、学者、革命家的代表,第1页共6页陈独秀先生屹然站了出来,他振臂高呼:“思想解放万岁。”于是才有了之后的新文化运动,也才有了陈独秀先生“新文化运动的‘总司令’”的称号。其实我真的是很佩服那时的文人。一介书生,手无缚鸡之力,就因为对祖国的热爱,就因为怀着一腔青春的热血和关心祖国命运的碧血,就敢于站出来与根深蒂固于人们心中的封建势力作斗争,就敢于站出来与那些埋在土里,埋在书里。埋在人们心里的老祖宗们作斗争。我想,那一定是一个令人激动而沸腾的年代,青春在那里,只为我的祖国绽放。于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陈独秀先生写出了这样的文章,在文章中激扬浊清,在文章中指点江山,这就是他的战场,他坚信思想战胜一切,于是在伦理先国人觉醒一步的情况下,陈独秀先生义无反顾,当仁不让。我想这可能是我从这篇文章中学到的最为宝贵的精神,这是一种华夏儿女有担当的风骨,是中华传承千年的脊梁。然而,我想,这样的觉悟或许放到现代也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做到。在如今这个法律体系逐渐完备的年代里,我们依然能发现许多问题。从这之中可能就能发现我们还没觉悟完全的身形。如今的我们,依然面临着文化冲突的危机,在这其中,如何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如何求大同存小异,是全盘西化,还是传承我们中华民族千年的文化沉淀,来将时代的精神延续,我想这些都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所要思考的问题。既然是依法治国,便容不得人情。既然我们自称文明古国,就要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而非在与其他国家交流的过程中迷失了自我。在当前,我想这可能才是我们真正应该感受到的,和从文章中体会到的觉悟。对比自古而来的觉悟,我想这或许才是文章于现代人的真正启示。第二篇:读地球上最后一个人有感读《地球上最后一个人》有感今天,我读了《地球上最后一个人》这篇文章,文章的作者想象力丰富,将未来人类破坏环境后自食其果的故事写得生动形象,让人读后感受颇深。文章写的是未来人类在地球上大建工厂,乱伐树木,导致动物大批死亡,耗光所有能源,食物匮乏。最后,人们开始互第2页共6页相残食,有的因体弱而被吃,剩下的也接二连三的死亡,结果还剩最后一个人。过一段时间,一个火星人来到地球上探访,看到地球上一片荒凉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