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背离关系“脱钩(decoupling)”一词最初源于物理学领域,一般解释为“解耦”,通俗地讲就是使两个或多个物理量之间的响应关系尽早分道扬镳,不再存在j。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脱钩概念最先应用于农业政策领域,以分析农业政策与贸易和市场均衡之间的相互关系。后来,oecd环境研究领域的专家将“脱钩”一词引入到资源环境领域,用来描述打破环境破坏与经济发展链接的过程,并把脱钩分为绝对脱钩和相对脱钩i4。近年来,脱钩理论得到了更加深入和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在国内外许多领域取得了新的阶段性研究成果j。目前,主要研究成果集中于环境、能源、交通、农业、制造业、土地资源、循环经济等不同领域与社会经济领域之间的脱钩分析。通过对脱钩理论的理解、认识和应用,可以分析不同领域的问题,即任何两个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均可运用脱钩理论进行测度。本研究基于近些年XX省地质灾害发育指标变化率与社会经济指标变化率的对比,运用脱钩理论来分析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之间的脱钩关系,以期为XX省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1地质灾害现状XX省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XX省高原的交接地带,深居内陆,地域辽阔,受青藏高原隆升影响,新构造运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地势起伏大,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地质环境十分脆弱,是全国地质灾害严重的省份之一。XX省特大型、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分布广、数量多,发生灾害的几率高、险情重、危害大、治理难度大,地质灾害已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全省83个县级以上城市中有65个位于山地丘陵和黄土沟壑区,其中52个城市经常遭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侵害,防灾形势异常严峻。例如,2008年汶jii‘5X8226;12”特大地震使全省大部分地区地质环境明显恶化,地质灾害隐患成灾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大;20XX年肃XX县区“7X8226;29”关山村观山脑大型泥石流、舟曲“8X8226;8”特大山洪泥石流、陇南“8X8226;12”特大洪灾都给当地群众生命第1页共5页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2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脱钩关系分析2.1脱钩模型构建根据社会经济指标变化率与地质灾害发育指标变化率的正负及大小,对社会经济发展与地质灾害发育程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判断,分为6种类型,即相对脱钩、扩张耦合、负向耦合、衰退脱钩、衰退耦合、绝对脱钩,见表1。在地质灾害与社会经济脱钩关系分析中,将地质灾害发生次数(a)和地质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曰)作为地质灾害发育指标,将XX省历年常住人口数(c)和gdp(d)作为社会经济指标。为了直观地显示表1所体现的关系,把平面坐标系划分为6个部分,每一部分代表一种关系类型(图1):i区表示相对脱钩,即经济增长的同时地质灾害也在增长,但经济增长快于地质灾害增长;i1区表示扩张耦合,即经济增长的同时地质灾害也在增长,但经济增长慢于地质灾害增长;li区表示负向耦合,即经济出现衰退,但地质灾害却在增长;1v区表示衰退耦合,即经济衰退的同时地质灾害也在减少,但经济衰退的幅度大于地质灾害减少的幅度;v区表示衰退脱钩,即经济衰退,地质灾害减少,但经济衰退的幅度小于地质灾害减少的幅度;vi区表示绝对脱钩,即经济增长,但地质灾害减少。2.2数据来源与处理根据前面所列指标,选择地质灾害发生次数、直接经济损失、年末常住人口数和gdp等指标,从《甘肃年鉴(20o5—20XX)》、《甘肃发展年鉴2olo)及《XX省地质环境公报(2008年度)》¨、(20XX年XX省地质灾害防治方案》¨、甘肃统计信息网、XX省20XX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等资料中获取XX省2004-20XX年的历年原始数据资料,并进行处理和计算,计算时均以2004年为基准年,其结果见表2、3。其中,受2008年汶川“5X8226;12”特大地震、20XX年舟曲“8X8226;8”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影响,XX省2008、20XX年地质灾害发生数量有显著增加,因此研究中剔除了上述两年极端灾害事件引发的地质灾害,以消除极端地质灾害事件对该年全省地质灾害统计的影响。第2页共5页3结果分析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将地质灾害发育指标与社会经济指标的变化率进行对比分析,共分为4种对应关系,见表4。3.1地质灾害发生次数与常住人口数的脱钩关系分析以2004年为基准年,...